查看原文
其他

“被拒绝的经历,真的太痛了”丨我们该如何面对被拒绝

唯小维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2-05-30

“在出生至今的27年人生中,

我似乎从来没有,

主动迈出过一步。”

 

“遇见喜欢的男生,

从来只敢默默暗恋。

要主动吗?”

想到最后可能朋友都做不了。

“算了。”

 

“职业发展遇到瓶颈,

要投新简历吗?”

想到面试官的挑剔和不满。

“现状也还行,算了。”

 

“在陌生的环境中,

习惯先默默观察,

要认识新朋友吗?”

一想到主动接茬有可能

遭遇空气突然安静

“算了。”


“……”


“但我期待能勇敢地迈出一步。”



前不久,b站出品的另类相亲节目《90婚介所》收官,大家有看吗?


以上是第十一期的一位女嘉宾的自我读白,谈及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没办法再主动结识喜欢的异性,女嘉宾提到,中学时期主动表白过一次,遭到拒绝。



此后再难以主动的去接触自己喜欢的异性,每每想要主动,就已经在脑子里设想好了被拒绝的场景,害怕自作多情,害怕会错意,害怕表白后连朋友都没得做,最后不了了之。


被拒绝的经历后劲这么足吗?可是有些人好像被拒绝后也依然积极主动啊,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想要改变的话,我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走出被拒绝”。


Vol.1


社交中被拒绝,

可以给大脑造成和身体受伤一样的反应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归属需要是人类一项基本的、普遍的和与生俱来的动机,其目的是为了寻求和维持与他人的一种持久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关系。


因此,大多数的人类行为都被认为是试图去取得他人的接纳,避免遭到他人的拒绝。


研究数据也表明,社会拒绝对个体的认知判断、情绪和行为都产生负面的影响。


此外,遭受拒绝后会让人出现疼痛(Social Pain,也被翻译为社会疼痛),一种内心受伤的情绪感受。


研究发现,我们大脑中那些会被生理疼痛激活的区域——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在社交中遭遇拒绝时,同样会被激发。


所以当我们面对拒绝极度敏感,也不必责备自己,心碎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和断了胳膊真的没有很大区别。


Vol.2


“预感到会被拒绝,

我还是先不靠近好了”



有时拒绝是很明显的,如爱人离去,表白被拒;而有时也可能是很细微的,比如你给了对方一个微笑的眼神,对方却移开目光。


而有一部分人总是能很快捕捉到各种细微的拒绝。


“我给TA发了好多微信消息,过了两个小时TA才回了几个字。”


“平时我都是和TA一起上课的,今天TA没有等我。”


“在路上我看见TA,朝TA微笑TA却没有理我。”


“.…..”



这都是拒绝信号吧。


你是这样的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拒绝信号无处不在,你的拒绝敏感性可能偏高哦。


早年被拒绝的经历可能会让我们成为高拒绝敏感性个体。


来自重要他人与社会团体的拒绝对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拒绝可能增加了人们对他人的敌意情绪和反应性攻击。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对拒绝都产生同样强度的反应,有些人可能很好的理解和处理周围的人际事件,从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另外一些人则可能从他人模棱两可的行为中知觉到拒绝,并采取过度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方式,最终破坏了他们的人际关系,这一类人即是高拒绝敏感性的人。


曾经社会拒绝经历所引起的疼痛,让我们意识到某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在相似的情景中,接收到拒绝信号,我们当然要识趣。


为了再次遭遇被拒绝带来的疼痛,竖起高墙,提前撤退,时刻警惕伤害的发生。


而这样的防御措施,通常会在中性环境中带来他人真正的拒绝。



拒绝敏感性模型指出,儿童期被拒绝的经历促使其习得了对拒绝的焦虑性预期,当遇到相似的人际情境时,这种拒绝的预期很容易被激活,从而促使他们讲模棱两可的人际线索知觉为拒绝信号。


因此,当暴露在同样的人际情境中,高拒绝敏感性个体会知觉到更高水平的拒绝,产生更强烈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进而诱发出消极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最后,高拒绝敏感性个体这些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可能会诱发他人真正的拒绝,从而验证了其先前的拒绝预期。



这是高拒绝敏感性个体很难摆脱的一个恶性循环。


除了上文提及的同伴关系中的拒绝和群体排斥,父母的养育方式也是导致个体在成年后对拒绝产生焦虑性预期的主要原因。


父母对儿童的身体虐待、严厉的家教、情感的忽视等等都给儿童传递了拒绝的信号。这种信号逐渐被儿童内化为一种心理特质,使得个体在以后的人际交往情景中对拒绝产生过度地关注,从而形成了对拒绝的焦虑性预期。


Downey等人认为,如果父母在儿童早期不能给其充足的安全感和满足感,那么他们在这个时期就很难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从而使得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及人物都抱有怀疑的态度。


Vol.3


如何迈出勇敢的一步,

摆脱高拒绝敏感性的恶性循环



Part1

向外部归因,重拾自信


其实我们清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摩擦,也不可能总是合作愉快的状态,某种程度上说,遭遇拒绝,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不同的人理解和处理拒绝的方式是不同的。


斯坦福大学Lauren Howe等人的研究把人们在面对拒绝时的反应分为了两类:


一类人会倾向于向内归因,他们会把被拒绝的经历和自我认同联系起来,他们会认为“拒绝”事件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他们——被拒绝说明他们不够好,是差劲的,且身上有某些不受欢迎的特质。


另一种人则认为,被拒绝这件事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大,倾向于从外部归因。这他们能够将受到的情感打击最小化,并且继续向前(move on)



尝试进行外部归因吧!被拒绝是一件不可预测的、受外力控制的事情,并非是由一个人决定和改变的。


当被拒绝、被分手时,试着去分析原因,看看究竟在于“对方的性格和我不合适”,还是“现在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点”。


总之,不要总是在想象中认为是由于自己的缺点,导致了被拒绝的必然结果。


Part2

直面被拒绝的痛苦



在我们想要逃避痛苦的那一刹那,就意味着我们受到的伤害还没有被痊愈。带着伤痛前行,始终都无法更从容地面对相似的场景。


因此,我们需要从痛苦中走出来。走出来的有效办法之一,不是逃避、也不是死扛,而是直面黑暗,和黑暗相处一段时间,在黑暗里安静地独处,给它记录、消化下来。


提出这个建议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James Pennebaker,“书写痛苦计划” 的领军研究人员。


简单来说,书写痛苦便是书写 “与痛苦相关的经历” ,因为在安全的环境中重新回忆过往时,更能够有力量来面对痛苦。


基于这种书写痛苦的方式,有心理学家慢慢地将其运用在解决亲密关系中的痛苦。


例如,对于一群在恋爱过程中受到背叛、丧失自信心的人,让他们详细地以第一人称写下背叛、分手的经历,以及尽可能多地写下情绪感受。


经过几周的书写练习,发现他们会慢慢淡化那段糟糕的经历,而且能够顺利地 “翻篇”,开始新的生活。


所以,当你无法承受被拒绝所带来的心痛时,可以尝试在安静的环境中,写一写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件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当我们可以不去逃避痛苦时,便更能够与痛苦相处。而当痛苦成为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时,我们也就不再会过度地关注它,不会沉浸其中。


-写在最后-



任何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都不可能完全“无痛”。可有一些最珍贵的东西,偏偏只能在人和人的接触里发生。


最后,抱抱勇敢踏入人群的自己。希望我们都可以在被拒绝后重拾信心~



-END-


编辑 | 唯小维

排版 | ame

审核 | 桃子

图源 | 달고래、《90婚介所》

参考文献:

[1] 赵艳林. 社交拒绝对个体心理反应的影响:拒绝敏感性的调节作用[D].宁波大学,2012.

[2] Feldman S ,  Downey G . Rejection sensitivity as a mediator of the impact of childhood exposure to family violence on adult attachment behavior[J]. Dev Psychopathol, 1994, 6(1):231-247.

[4] Pennebaker, J. W., Kiecolt-Glaser, J. K., & Glaser, R. (1988). Disclosure of traumas and immune function: Health 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

[5] KnowYourself:为什么有些人不害怕拒绝丨被拒绝了,如何科学的笑着活下去?

[6]心理0时差:“被甩之后,三年不敢谈恋爱”丨如何走出自卑式单身?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